摘要:2020年,AI+安防市場規模為453億元。隨著疫情常態化以及十四五規劃開篇,2021-2025年市場將進入產業結構調整期,市場規模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2025年規模超900億元 |
AI+安防仍然是人工智能技術商業落地發展最快、市場容量最大的主賽道之一,2020年,AI+安防市場規模為453億元。隨著疫情常態化以及十四五規劃開篇,2021-2025年市場將進入產業結構調整期,市場規模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2025年規模超900億元,AI開始向公安交通等場景的下沉市場以及泛安防的長尾細分領域滲透。
與行業發展初期相比,現階段AI安防的政策環境、產品技術以及供需兩端均呈現出新的特點:政策指導上強調AI安防建設應由單點突破向立體化、全面化、體系化智能安防建設轉變;產品技術方面,算力向前端及邊緣端遷移的趨勢明顯,國內ASIC芯片廠商在算力前移過程中迎來發展機遇;需求端,AI安防需求主體的角色越來越豐富且需求方傾向于選擇有技術兜底能力的集成商,除了要滿足現階段建設需求,未來還可提供長期的運維管理與技術服務;供給端,安防廠商、AI廠商、ICT廠商等多方勢力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AI視頻監控單路平均價格快速下降,市場競爭進一步推動了AI安防的加速滲透。
公安交通領域是AI安防市場的主要支撐力量,貢獻近86%的市場份額,但隨著雪亮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1-2025年公安交通領域AI安防軟硬件市場規模增速將穩定在10%左右;社區樓宇領域在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智慧社區”及“智慧安防小區”
建設等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的背景下,預計未來數年將是AI安防市場新的增長點。
SMS
AI安防賽道的市場格局已開始進入穩定期,賽道玩家以計算機視覺技術和AIoT技術為切入點,在智慧城市這一更為廣闊的市場下進行業務拓展,尋找“出圈”機會并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將成為破局點。未來,隨著AI公司、安防廠商、ICT廠商、云服務廠商等各類型AI安防核心參與者在業務方向上的拓展與產品技術的泛化,AI安防賽道的邊界也將愈發模糊,其安防功能也將作為AI技術在城市數據感知、認知、決策支持中的重要模塊融入到城市管理與治理的方方面面。
責任編輯:張華